木耳利五臟
按《食療本草‧卷上》記載:木耳,無毒。利於五臟,可以宣洩腸胃氣壅、排毒瓦斯,但是不可多食。只有對服丹石之人有益處,身體熱發時,可使用木耳和蔥豉作羹。軟便的人不宜食用。
黑木耳,又名木菌、樹雞、桑耳、木檽、木娥、木茸。主治血衄、傷風、瀉泄、崩中(婦女下血不止)、帶下、月閉血凝(子宮內腫瘤)、男子癖(腹中腫塊)。木耳可食用,可入藥,是藥食兼具之品,屬於野生食用菌,源於木耳科真菌木耳、毛木耳或皺木耳的子實體,多寄生在桑、楮、榆、楊、槐樹。
桑槐楮榆柳五木耳
陶弘景說︰這裡只談五種木耳,楮、槐、 桑、柳、榆耳,此為五耳,軟者可食。唯有老桑樹生桑耳,有青、黃、赤、白四種。軟溼者人類採來食用,不藥用。蘇恭曰︰五種木耳是生長在桑、槐、楮、榆、柳樹上的,可以煮漿粥安縛在諸木上,以草覆之,即生蕈耳。《唐本草》中記載,「楮耳(楮樹上長的木耳),人常食,槐耳(槐樹上長的木耳),用於治療痣」。
傳統中醫藥認為,木耳味甘氣平,有滋養、益胃、活血、潤燥的功效。《本經》記載,可益氣不飢,輕身強志。唐代《藥性論》記載:蕈耳是一種長在古槐樹上、 桑樹上的木耳,為良品,能治風、破血、益力,生長在其他樹上的木耳,多動風氣(容易引動因風邪所造成的疾患)、發痼疾(舊病復發)、令人肋下急(肋骨下緣處急痛)、損經絡、背膊悶(感覺不舒爽)。柘木上長的木耳次良。
陳藏器曰︰樹上生之木耳,有被惡蛇、蟲從下爬過者有毒;長在楓木上的木耳,若食之,會令人大笑不止。採收後木耳變色者、晚上看會發光者、快爛了卻不生蟲者,均有毒。萬一食用中毒,可以生搗冬瓜、蔓汁解其毒。
張仲景云︰菌(從地上長出的木耳),冬、春兩季生長的無毒,夏、秋兩季生長的有毒。煮不熟的,上有毛下無紋的,朝上卷赤色的是有劇毒的(木耳赤色及仰生者),食之會致命。凡菌(木耳)從地中長出來的,皆可治療瘡疥之疾,長在牛糞上的黑菌尤佳。若燒灰後放置在地上經秋天的雨水淋過後,可治大出血病。無論是腸痔出血、崩中出血,不問病史的遠近,槐樹上長的木耳都能治之。野外或農田中所長之木耳有毒會致命,又多發冷氣(性寒),令人腹中微微痛,觸發五臟的內風,壅塞經脈,引動痔瘡病,令人昏昏多睡,背膊四肢無力。
李時珍曰︰木耳各木皆生,其良毒亦必隨木性,不可不審,然今貨者亦多雜木,惟桑柳楮榆之耳為多,按《生生編》云︰柳蛾補胃,木耳衰精。是說老柳樹上長的木耳能補胃理氣。朽木所生的木耳,得的是一陰之氣,所以有衰精冷腎的害處。
時下農戶培養之黑木耳,據筆者所知,多採用木屑太空包或是樹幹所培養,至於是何種樹木木屑或樹幹,實難釐清。根據古籍記載,不同樹木所生之木耳,各有其不同的功效,不能混同視之。單以黑木耳一詞,可能無法囊括所有對黑木耳的認識,畢竟不如古籍所載均係經驗累積,臨床所見。後人應謹慎用之以為鑑。
毛木耳
可食用,質地脆,味道不如木耳,但別有風味,目前已廣泛栽培,可藥用,其功效與木耳近似。對小白鼠肉瘤有很強的抑制率,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%,其絨毛中含豐富多醣體,有防癌抗癌作用。毛木耳往往出現在香菇段木上,致產量較少。◇
文章及圖片出處:大紀元 台灣網頁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.tw/n174559/%E6%9C%A8%E8%80%B3%E9%A3%9F%E7%99%82%E5%8A%9F%E6%95%88.html